从0到1打造互联网项目教程

  普通人从0到1该学会什么技能,一是过滤能力,二是拆解能力,三是重组能力,四是执行能力。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能力,也是起步一个项目的途径,当然,如果有资金有人脉的,能找到好的大佬或者团队愿意带你的,可以直接跳过前面三个能力/步骤(但是拥有这些就已经不是普通人了)。作为新人而言,反而不需要太聪明,不然这山望着那山高,始终能挖掘出自己觉得“更好”的领域,始终无法聚焦,可能觉得自己什么都会,但是真要说出个所以然,反而是什么也不会。

  比如短视频带货大火的时候,许多新手就一股脑扎进去,自己不会做内容,不会做运营,不会做投放等等,就是一股脑的瞎拍,当然,有成功上岸的,这些都是有做内容和运营天赋的,以及碰上了好运气,所以爆发了,但是大多数都是死在黎明前,然后直播大热,又一股脑扎进去,这些人始终在追赶着“红利”,追寻着蓝海,却始终没成为蓝海中的一片浪花。归根结底,还是能力不够,认知不够。

  我也有在跟一个合伙人做直播团队,我们起步的还算顺利,但现在也是处在摸索期,其实往大的说,我觉得整个行业目前还是处于摸索期。我们的前提是什么,我做了六年互联网,有资源,合伙人也做了几年本地自媒体,有经验,看似是做直播几个月的努力,其实是我们积累了很多年的结果。

  所以新人一定要有过滤能力,要学会过滤自己不适合做的行业,过滤遍地自媒体吹嘘的红利,过滤不利于自己的种种,才能找到适合自己起步的项目。其实对于新手而言,想做内容的最好的起步方式是文章,因为你连文章都做不好,怎么把一个将文章浓缩成精华的视频做好呢。看似几秒几十秒的短视频很短,但是你要知道这些“短”视频是背后团队绞尽脑汁掉了不少头发才做出来的。

  以前明星号还可以做的时候,我们也撸了不少流量,我们如何做的呢。当时有同行在做影视粉引流,然后我们研究了一下,准备对标几个影视号开始复制模仿,但是我们做的时候就很难起来了,而且非常累,然后我们就想着为什么影视号能起来,原因是优秀的电影片段,本身就是优秀的,而且也都是自带流量,那我们可以再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,那就是明星了,因为明星本身是优秀的并且自带流量,于是开始模仿xxx明星号,然后做起了不少号,虽然后面基本被封禁了,不过至少赚过钱了。

  这就是拆解、重组的部分,我们要学会拆解同行,拆解案例,毕竟太阳下面没有阴影,你要相信你想做的项目都早已经有人做过了,这样不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找到自己切入的新机会,还能把这个拆解过程输出成内容,形成再次曝光和利用,没准又能吸引一批流量,毕竟现在的人都是比较浮躁,喜欢自己思考的少之又少,都喜欢别人把做好的菜喂到嘴里,其实很多自媒体也是基于这个做起来的。

  然后拆解成一个个元素,再组装起来,没准就是一个蓝海项目了。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,所有的创造,都是已有元素的排列组合。比如钟表问世的时候,看起来是个技术创新,但是假如你讲钟表拆开,看到最后,它一定是一堆再简单不过的已有零件。再比如普罗第就统计过全世界1200多部戏剧,他发现所有的戏剧都可以归纳成36种故事模型,也就是你看到的所有故事,不过是这36种故事桥段的排列组合。总之创新就像堆积木,你搜集的零件越多,你能拼出的形状就越丰富。这就是拆解、重组的能力。

  如曹大所言,这里的每条资讯和文章都是面包屑,怎么凑在一起变成完整的拼图,要靠自己,也只能靠自己。因为大多数人是不会直接明了一步步告诉你如何做,但是一个人在网上做任何项目,总是需要去触达到某个点,比如上下游,客户,广告等,这些都是面包屑,也是信息碎片,如何拼凑就需要大家平时积累的认知以及能力。何来项目拆解?向搜索要,向同行要,向圈子要,向广告要,向外包要,向….要,项目的触点有很多,就看你怎么一个个捡起来。

  在这里,顺便分享几个提炼自己项目的方法。

  一、朋友圈

  最触手可及的广告在哪?朋友圈。我的很多项目都是在朋友圈"刷"出来的。

  我一直保持的一个习惯,每天加10-20个各行各业的大佬,而且我不会单删一个人(当然天天刷屏发没用的信息除外)。一个大佬发的朋友圈,说不定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道。

  其一,如果自身有实力基础,可增加资源链接能力。我现在手上有几个微信,覆盖了很多行业资源,特别是做互联网的各方诸侯,我现在想做什么项目,都可以找到相关资源的人合作;想推广某个项目,也很多渠道大神可以合作。

  其二,如果还处于摸索期,可以加强认知,不断学习。跟着千万赚百万,如我之前分享所说,链接牛人是成长最快的方法。说不定你的贵人,就是今天添加的某个人。

  其三,如果处于迷茫期,可以帮助寻找方向感。很多牛人分享的朋友圈,都或多或少透露了正在做的项目或者行业方向。如果你觉得有兴趣,可以自己深挖研究。玩互联网项目,首先要学会研究同行,研究广告。

  加二十个同行,花时间拆解研究,跟着同行的服务流程走一遍,也差不多能明白七七八八了。剩下的一两成不懂的怎么办,一样是跟牛人学习。再者,不少牛人会发一些课程大纲,新手可以找5-10份教程大纲,逐一研究,找出相同点和差异点,对构建这个行业的基本体系结构也有很大的帮助。

  我们工作室有一些项目,也是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。常说一通则百通,很多方法和思路,都是可以在各个行业间转换的。很多时候我看到别人推广的项目,首先图片和文案让我眼前一亮,我会继续进入,然后发现这个项目的裂变方式很不错,或者整个闭环的各个环节也设计的很好,我都会记录下来,然后看看能不能套在自己的项目上。

  比如去年工作室做了个项目,这个项目本身在做免费流量,利润率也还可以。一个月只做免费流量也能赚5-6万,然后看到朋友圈有个做类似项目的人,投了一个平台的付费信息流广告,利润翻了几番,我们就研究这个项目能不能也做这个付费流量,测试了一周,发现还不错,然后加大投入,一个月利润可以达到六位数了。

  当然,这些项目不可能是因为只是刷朋友圈就能做到的,因为朋友圈只是一个佐料,前提是需要你有一个面包,蘸着吃,才会更香。

  比如像一些蓝海产品,蓝海渠道,你是不可能通过刷朋友圈得出的,因为基本没人会直接把这些具体的名称和玩法发朋友圈。

  但是你可以通过这个,触发你的思维盲区。就是你看了之后,会发现,既然还能用这种思维和方向切入,能极大扩散你的思维,思想指导到位了,剩下就靠你的觉悟,执行力和运气了。

  当然,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发个红包~

  有道无术,术尚可求,有术无道,止于术。上者用道,中者用术,下者用力气。

  朋友圈不仅仅是用来娱乐,如果利用的好,没准也是一个不错的收入来源。万变不离其宗,对于我而言,从来就不缺项目,认知打通了,资源打通了,商业体系打通了,钱就不远了。

  当然,维护也是前提,如果每次只是索取,没有付出,简单点说,没有分利润,这样也是走不远的。

  所以今年也有个小flag,每周和一个大佬交流,向内求的同时,也要向外求,所以希望能跟圈友多交流,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是我的老师~

  我做项目的逻辑,暴力项目+转化系统+抖音矩阵+贴吧霸屏+爆粉引流+竞价投放+绝对成交。

  当然,一切的前提是人,是自己。如果没有学习能力,没有拆解分析能力,没有细心的嗅觉,没有足够的认知,就是金山在面前,也是扛不起铲子。

  二、跟同行要项目

隐藏内容: